融汇 融通 融洽

CONVOCATION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CONFLUENCE TRANSFERENCE CONGRUENCE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报道

德语系2023秋季学术讲座季完美收官

2023年秋季学期,首师大外院德语系恢复两年来因疫情一度中断的德语文学经典中外名家系列学术讲座,同时将讲座范围扩大到教学史研究、朋辈学术论文分享等多个领域,运用即时通讯技术,开展多场线上线下同步讲座,克服空间距离,为身在良乡的大一新生以及远赴德国交换学习的研究生同学提供同步观看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第一场:    

中国基础德语发展研究1872-2020    

     

10月19日,德语系在外语楼207教室举办“中国基础德语发展研究1872-2020”的讲座,主讲人是来自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德语系的包俏俏老师。包老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获得柏林工业大学对外德语专业硕士学位及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和区域国别研究。    


      


讲座首先梳理了我国基础德语教育从最早的晚清时期各类洋务学堂到今天150多年的发展变迁,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清末时期,中国政府发展德语教学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师夷长技以制夷,德国政府为提升在中国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推行德语教学;民国时期,德语学习者很少,学医者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积极推行德语教学。    


      


包老师通过现场互动展开第二个部分。她继而根据调研数据展示了近年来中小学学生及家长选择学习德语的动机,其中包括出国留学,向往目标学校的师资和氛围等。讲座的第三部分涉及我国近年来基础德语的发展,教材的变化,包老师提出中学德语会继续上升发展,也为在场的师范专业学生注入了强心剂。最后,包老师通过自己德语学习、实习和工作的经历,以学姐身份和大家分享个人感悟和心得,勉励大家努力学习,以过程为导向重视当下。    

     

第二场:    

12世纪欧洲文学中圣杯的创生及其影响    


      


11月9日德语系在外语楼207教室举办了题为“Die Erfindung des Grals im 12.Jahrhundert und ihre Folgen(12世纪欧洲文学中圣杯的创生及其影响)”的讲座,主讲人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中古德语文学专家Matthias Meyer教授。讲座主要讨论西方文学中的圣杯母题,从最早的文学例证出发(帕西法尔、圆桌骑士、亚瑟王传说),追溯了该文学母题的源初意涵、在后世文学中的形变及其对现当代西方文学的影响。   

迈耶教授从希区柯克影片中的McGuffin说起,引出圣杯原本是莫须有的存在,后来作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互文关系、作为基督教物品的圣杯、作为教会物品的圣杯。教授继而介绍了最早的圣杯小说,如法语作家克雷蒂安·德·特鲁瓦的《佩瑟瓦尔或圣杯的故事》(1180 年以后)、罗伯特·德博隆《圣杯骑士》(约 1200 年或 1205/1210年)以及德语作家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取材的《帕西法尔》(约 1210 年)并且讲读其中片段,尤其是《帕西法尔》第五卷片段。    


      


为了这次讲座,德语系外教、DAAD讲师本亚明·凡·威尔老师提前让同学们手绘圣杯,不仅提供了展示想象力和绘画才华的机会,也极好地带动了这场线上线下同步讲座的氛围。    

     

第三场:    

中世纪史诗《帕西法尔》中的印度女王及其叙事诗层面的意义    

     

11月16日德语系于线上举办题为“Secundille. Eine “Schattenfigur”und ihre Funktion im Parzival Wolframs von Eschenbach(中世纪史诗《帕西法尔》中的印度女王及其叙事诗层面的意义)”的讲座,主讲人是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Elke Koch教授。    

作为中世纪德语叙事文学的经典文本,《帕西法尔》使用了复杂而精湛的叙事技巧,其特点之一是将若干重要人物作为“影子人物”,浮动在“潜文本”而非叙事的主线层面上。史诗中的印度女王 Secundille 就属于这样一种人物布局,讲座聚焦该形象,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背景下讨论该人物的叙事学意义。    


      

这场线上讲座也吸引了诸多对中古德语文学感兴趣的专家、同学线上参与。    

     

第四场:    

康德危机与克莱斯特的创作    

     

      


11月23日德语系在外语楼207教室举办了题为“康德危机与克莱斯特的创作”的讲座,主讲人是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任卫东教授。    

任老师从冯·克莱斯特这一姓氏的家族背景、到克莱斯特本人的参军入伍(1792-1799)、退伍、大学学习乃至“康德危机”。后者对克莱斯特的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其作品中充斥偶然性、迷茫,对语言、人类进步以及真相的怀疑。任老师以戏剧《彭提西莉亚》和《海尔布隆的小凯蒂》为例,分析了克莱斯特对人的意识的反思——《彭提西莉亚》描述了意识给人造成的混乱,是悲剧的极端化描写,也是对魏玛古典文学的挑战、戏仿与颠覆;而《海尔布隆的小凯蒂》(Das Käthchen von Heilbronn,1808)是对席勒古典思想中美的颠覆,以自然的美对峙人造的美。这部作品以童话剧的形式实现了最终的统一,其实是浪漫文学的反讽。由此,任老师形象地讲解了克莱斯特作为古典与浪漫之间作家的原因。    


      

     

讲座结束前的提问环节里,任老师推荐阅读茨威格的《魔鬼作斗争》,并就骑士文学、女性形象、昏迷等克莱斯特笔下的常见母题和情节给出自己的解答。    

     

第五场:    

德语文学中的巴洛克诗歌    


      


11月30日德语系在外语楼207举办题为“Lyrik im Barock(德语文学中的巴洛克诗歌)”的讲座,主讲人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德语系的Christoph Deupmann教授。    

讲座首先简要介绍了巴洛克一词的词源与德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授从世俗诗歌和宗教诗歌两个方向详细解读了马丁·奥皮茨、格奥尔格·鲁道夫·魏克林、保罗·弗莱明、尤斯图斯·利普苏斯等几位17世纪著名德语诗人的诗作,分析其中典型的巴洛克文学母题以及文本与历史背景的互文关系,最后结合现当代诗歌的例子反观巴洛克诗歌。    

     

第六场:      

里尔克和他《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12月7日,德语系在外语楼207教室举办题为“里尔克和他《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讲座,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李永平老师。    

李老师首先介绍里尔克、这部书信集以及译者冯至先生。里尔克不仅是诗人,也是书信家。在进入文本之前,李老师交代了冯至先生对里尔克这部作品的翻译和珍视,继而介绍里尔克创作风格的阶段性特征与十封信的内在关联,引入里尔克的事物诗(Dinggedicht)理念与创作实践。十封信就写在他的诗歌转向时期,这个时期里尔克对诗歌创作、生命、周围存在都产生了看法。    

李老师指出,十封信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如何成为诗人?(不是写诗就是诗人,不写也可以成为诗人,关键在于对生命的态度问题。诗表现在生活自然中,要用眼睛心灵发现)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看待爱?里尔克把写诗的态度告诉青年诗人,创作事物诗,不论对世界态度如何,任何东西都能成为创作的内容。里尔克在第八封提到了死亡的问题,恰恰是艰难的事物令人无法拒绝。死、爱与寂寞都是艰难的,性也艰难,但这都属于我们的人性,不要把死亡排除在外。里尔克对爱有独到看法,他认为自己所处时代是缺少爱的时代,爱不是占有,而是解放;婚姻结合不是紧紧拥抱永远不分开,而是彼此守护各自的寂寞。爱要彼此给予空间。不是一个爱者和被爱者,大家都是爱者。但这种爱很难实现,要不断学习,克服爱里狭隘的东西。不仅是青年诗人对卡卜斯,对当今青年也是如此。    

李老师尤其指出,如今有自己的观点很困难,因为接受的信息不同,看事物时候接受大众的意见,往往这时候就失去了自我。在社交交往中就可能失去自己独特的东西。过多强调寂寞又会与大众失去关联,要把握尺度。针对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想标新立异又不想脱离大众的现象,李老师给出的解药是反讽——生命存在矛盾和对立,就会有反讽,反讽就要求在两个对立间飘逸。我们需要反讽的态度,不要执着于一端。太执着于某种东西,一旦东西破灭就会忧郁,除非一直处于这种理想状态。如果用反讽态度生活,就不会产生忧郁。    

     

第七场:    

灵魂的大度抑或同情的眼泪    

     

12月14日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德语系于外语楼207教室举办了题为“灵魂的大度抑或同情的眼泪”的讲座,主讲人是北京大学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卢白羽老师,德语系师生一同聆听了此次讲座,出席讲座的还有英文系张成刚老师。    

卢白羽老师就莱辛的“悲剧理论”带大家按照时间顺序追溯了莱辛和门德尔松的“悲剧”通信,还原追溯了莱辛和门德尔松对“悲剧要激发何种情感及原因”这一问题的辩证过程。在通信中,莱辛认为“同情”才是唯一的悲剧情感,而门德尔松则坚持“惊叹”才是真正的悲剧情感。    

     

      


卢老师指出,莱辛提倡同情诗学的根源是要提倡一种完全不同于强调理性灵魂对身体与情感实施绝对把控的二元对立人性观:既承认理性按照道德原则控制身体与情感,也承认身体属于自然具有无法被精神所渗透的属性。讲座结尾部分对理性(Apatheia) 和同情(Mitleid)进行系统总结,指出新斯多葛派与同情诗学的基本差异。    

最后的问答环节愈发精彩。卢老师就外教本亚明在内的几位老师和现场同学的提问给出了回答。她首先强调,莱辛1755年的作品Miss Sara Sampson《萨拉·萨姆逊小姐》他本人承认的唯一一部市民悲剧,而Emilia Galotti是后人冠名的“市民悲剧”。莱辛的市民悲剧处理的是家庭之间的情感,而非政治国家层面。其次,针对戈特舍德对于净化的观点,卢老师提出当时对亚里士多德净化概念存在四种理解:第一种是莱辛确定的对于惊恐和同情的净化;第二种是净化激情造成的错误;第三种对于净化的观点认为净化并非削弱,而是使恐惧、同情、惊叹更强烈;第四种是巴洛克式“安慰”的净化观,戈特舍德未对此提出自己独有的严密体系。    

     

      


(张成刚老师提问)    

     

张成刚老师与卢白羽老师探讨了Mitleid 的两种译法“同情”和“怜悯”,“怜悯”具有新斯多葛派居高临下的态度,如果用积极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同情”是比较好的翻译方法。关于“净化“卢白羽老师根据《汉堡剧评》给出了解释:恐惧是对于自己的同情,同情是对别人即将面临不幸的一种恐惧。莱辛认为恐惧是好的,通过恐惧可以对别人的灾难更好共情。现场学生向卢白羽老师请教康德与莱辛对于自由意志的看法。卢老师的回答是,康德认为只有道德的自由意志才是伦理性的出发点,推崇自由意志,而莱辛观点与其相反,莱辛对于自由意志持批判态度。    

     

     

第八场:      

语料库与语言学话语分析:语料库驱动的中国网络外貌焦虑话语分析    

——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    

     

12月21日德语系于外语楼207教室举办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学术论文分享讲座,题为“语料库与语言学话语分析:语料库驱动的中国网络外貌焦虑话语分析——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主讲人是张为副教授与方洁同学。    


      


讲座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张为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何为话语分析。她首先以“考公”这一话题引入,请在座同学写一则以考公为话题的微博,并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解释了话语(Diskurs)是篇章(Text)的集合,具有相同主题的篇章称为话语。继而,张为老师引入福柯知识权力理论,指出话语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德语“移民”一词在不同时期的措辞为例,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的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张为老师还指出话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内容语义层面的标准Inhaltliche semantische Kriterien。这要求人们在关注显性事物之外,还需关注隐性之物,即什么可说,什么不可说。并指出话语分析可从五个方面入手(Lexik, Deixis, Syntax, Argumentationsmuster, Metaphern),范围逐渐扩大。此外,张为老师引导同学们在撰写论文时应从众多理论中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讲座的第二部分聚焦方洁同学的硕士论文。方洁同学以新浪微博为例讲述了语料库语言学话语分析下,中国网络外貌焦虑话语的语言特点以及这些语言特点所提供的线索。她从课题综述、理论基础、数据与方法、核心结果与研究结论这五个方面进行展示。研究以社交媒体新浪微博平台作为研究语料来源,以“容貌焦虑”为检索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发布于2022年3月的1956 条微博作为研究对象,在语料库语言学话语分析的框架下,使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高频词以及搭配进行分析。论文的结论是,中国网络外貌焦虑话语的语言特点是,有自我关注倾向及高度负面性。    


      


(方洁同学与现场同学交流 )  

     

报告最后阶段是一场气氛活跃的讨论。老师与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对于该主题的问题与见解。一位法语系同学就这一主题与德语的关联提问,在场听众就论文选题、论文结论中的高度自我关注与自我否定之间的矛盾提问。   

本场讲座是德语系首次尝试师生联袂以讲座形式,与全体师生分享有趣的学术成果和有益的研究方法。此次活动是德语系本学期最后一场学术讲座,也是第一场朋辈学术分享会。今后,德语系还将继续推广这一师生联袂系列讲座,分享导师的教学与科研指导成果,给优秀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令后辈感受榜样力量。    

     

至此,2023秋季学期全部八场主题不同、风格各异的讲座完美收官。每一场讲座邀请的学界泰斗或学术新星,都以极为平易的方式带领在场同学畅游学术世界。每一次斗室的相聚,都是德语语言文学系不忘学术初心与传承使命,对固本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    

     

撰稿:沈仪明、西士洁、杨霄晗    

统稿:安尼